氣體在平衡狀態下的特性
時間:2015-03-30 作者:www.zj6d.com 點擊:次
氣體在平衡狀態下的特性
1. 分子運動論的基本觀點
氣態是物質存在的各種狀態中最簡單的一種狀態。氣態的最主要特征是:它既無一定形狀,也無一定體積。任一數量的氣體,都能無限制地膨脹而充滿于任何形狀與大小的容器中。氣體又能均勻的混合在一起。任何不同種類的氣體,不論其比例如何,都能混合成均勻狀態。
對于氣體的大量現象及實驗總結出來的規律,需進一步作出解釋,于是發展起來了氣體分子運動論。其基本觀點如下:
一、 物質是由分子組成的
從化學中已知一切物質都是由分子、原子構成的,而分子是物質保持其化學性質的最小單位。分子的直徑大約是10-8厘米的數量級。
通過大量的實踐,使人們認識到自然界中每一物體不管它處于什么狀態,都不是密實的連續體,也就是說物質結構是不連續的,分子之間是有空隙的。不同的物質空隙大小不同。
二、 分子永遠在不規則的運動——熱運動
擴散現象說明分子是在不停地運動的例子。分子運動的特點也只能從一些間接的實驗中觀察到。布朗運動就是其中一種。
三、 分子之間存在相互作用力
已知物質是由分子組成,分子在不停的運動,而且分子間還有空隙。那么為什么物質內分子、原子又能結合成一個整體呢?這是因為分子有相互吸引力。當我們把物體的一部分分開時,必須加外力來克服這些分子間的引力才行。
另外我們壓縮物體時也需要力,這說明分子間還存在著排斥力。正因為分子間的排斥力,才使物質分子不是一個挨著一個緊靠在一起,而是有一定的空隙。
因此分子之間不但存在著吸引力,而且也存在著排斥力。它們均為短程力。實驗證明:當兩個分子之間的距離約小于10-8厘米,斥力大于引力,分子間的作用表現為斥力;當兩個分子間距離大于10-8厘米,小于10-6厘米時,吸引力大于排斥力,分子間的作用力表現為吸引力;分子間的距離大于10-6厘米時,作用力就十分微弱,可以認為分子間沒有相互作用了。
1. 分子運動論的基本觀點
氣態是物質存在的各種狀態中最簡單的一種狀態。氣態的最主要特征是:它既無一定形狀,也無一定體積。任一數量的氣體,都能無限制地膨脹而充滿于任何形狀與大小的容器中。氣體又能均勻的混合在一起。任何不同種類的氣體,不論其比例如何,都能混合成均勻狀態。
對于氣體的大量現象及實驗總結出來的規律,需進一步作出解釋,于是發展起來了氣體分子運動論。其基本觀點如下:
一、 物質是由分子組成的
從化學中已知一切物質都是由分子、原子構成的,而分子是物質保持其化學性質的最小單位。分子的直徑大約是10-8厘米的數量級。
通過大量的實踐,使人們認識到自然界中每一物體不管它處于什么狀態,都不是密實的連續體,也就是說物質結構是不連續的,分子之間是有空隙的。不同的物質空隙大小不同。
二、 分子永遠在不規則的運動——熱運動
擴散現象說明分子是在不停地運動的例子。分子運動的特點也只能從一些間接的實驗中觀察到。布朗運動就是其中一種。
三、 分子之間存在相互作用力
已知物質是由分子組成,分子在不停的運動,而且分子間還有空隙。那么為什么物質內分子、原子又能結合成一個整體呢?這是因為分子有相互吸引力。當我們把物體的一部分分開時,必須加外力來克服這些分子間的引力才行。
另外我們壓縮物體時也需要力,這說明分子間還存在著排斥力。正因為分子間的排斥力,才使物質分子不是一個挨著一個緊靠在一起,而是有一定的空隙。
因此分子之間不但存在著吸引力,而且也存在著排斥力。它們均為短程力。實驗證明:當兩個分子之間的距離約小于10-8厘米,斥力大于引力,分子間的作用表現為斥力;當兩個分子間距離大于10-8厘米,小于10-6厘米時,吸引力大于排斥力,分子間的作用力表現為吸引力;分子間的距離大于10-6厘米時,作用力就十分微弱,可以認為分子間沒有相互作用了。
上一篇:暫無